涂料施工中涂料顏色調配技巧
來源:紅星星屋裝飾??瀏覽次數:次??發布時間:2015-04-23 11:04
所謂涂裝施工中涂料顏色的配色就是利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同種類而顏色不同的“母色” ( 調配前的顏色 ) 涂料 , 以適當的數量比混合、攪勻 , 調配出一種新“子色” ( 調配后的顏色 ) 涂料的過程 , 常用于溶劑型涂料調配。本文以溶劑型涂料為例 , 介紹了涂裝施工中常用的涂料顏色調配方法。
一、涂料調配方法
在 20 世紀 90 年代以前 , 由于各種原因 , 我國涂料市場上可供選擇的涂料顏色以大紅、中綠、深綠、中黃、深藍、中藍、白和黑等顏色為主 , 施工中常不需要進行顏色調配 , 調配方法有且僅有手工調配法。到了 20 世紀 90 年代初 , 隨著家具業和房屋裝修業發展 , 特別是在 90 年代末 , 我國汽車面漆修補業和電子技術取得了飛速發展 , 電腦和電子秤在涂裝領域得到了一定的應用 , 便出現了“電腦調漆”。目前 , 全自動電腦調配法也已在我國出現 , 并在小范圍內有所應用。
1.手工調色法
手工調色法是一種最簡單、最基本的調色方法。該方法無需專用設備 , 但要求操作者具有相關的色彩知識和一定的操作技能。
?。?/strong>1)、相關的色彩知識
盡管顏色的種類很多 , 人們用肉眼可以識別的顏色種類近 30 萬種 , 但每一種顏色都具有三種顯著的特性 , 又稱為色彩的三屬性 ( 或色彩的三要素 ) : 色相 ( 也稱色調 ) 、明度 ( 也稱亮度 ) 、彩度 ( 也稱飽和度、色度 ) ; 且任何一種顏色色相和彩度是由紅、黃、藍三原色調配確定 , 而明度則用黑色和白色進行調整。如圖 1, 等量的紅色與黃色混合調配成橙色 ; 等量的黃色與藍色混合調配成綠色 ; 等量的藍色與紅色混合調配成紫色 ; 紅色、黃色和藍色中分別加入一定量的白色可調配粉紅、淺紅 , 淺藍、淺天藍、淺黃、奶黃、蛋黃、牙黃等深淺不一的多種顏色 [ 1 ] 。因此手工調色法必須具備以上相關的配色知識 , 才有可能進行顏色的調配。
?。?/strong>1)、 顏色的確認
對于任何一種擬調配的“子色” , 首先應將涂膜標準色卡或樣板色、實物色置于光線充足的地方 , 或標準光源下 , 以辨認出涂料顏色中的主色和輔色 , 即該色樣主要由哪幾種顏色調制而成的 , 大致配比如何 , 是否需用黑色或白色進行顏色明度調整等基本情況。
(2)、 配色前的準備
根據以上對顏色的確認 , 準備同種類、一定數量的各種“母色”涂料 , 同時準備配色的各種器具 , 以及制作小樣的白鐵皮或玻璃板等 , 并清洗各器具 , 使其保持清潔狀態。
(3)、 小樣調配
打開各顏色的涂料桶 , 用調色棒反復攪勻 , 先取主色涂料液數滴 , 滴于桶蓋或白鐵皮、玻璃板上 , 再依主次順序 , 用同樣方法滴取其他顏色的涂料 , 對照樣板色 , 邊加邊攪拌 , 直到調配出所需的“子色” , 可多次配小樣。在調配過程中 , 應確認各色用量比 , 且注意是否有結塊、浮色等不良現象。
?。?/strong>4)、 顏色的調配
依據小樣調配大致質量比 , 計算出各“母色”涂料的大致用量 , 先將 50% 主色涂料倒入調色桶中 , 依次加各輔色計算用量的 50% , 反復攪勻后 , 制作涂料色樣板 , 待溶劑揮發、浮色現象穩定后 , 再與原色樣對比。根據色差程度 , 微調第二輪各色添加量 , 特別要注意深色漆的添加 , 少加多攪 , 防止過量。當調整與標準色接近時 , 再次制作涂料小樣樣板 , 待溶劑揮發、浮色現象穩定后 , 再與原色樣對比 , 直至與色樣很近。應注意 , 若色樣為濕膜 , 則可將新調配的涂料滴于同面進行濕膜對比 , 可做到完全一致 ; 若色樣為干膜 , 則調出的濕膜顏色與干膜色樣比 , 宜淺而不能深。
該法所調配出的顏色色差 , 與操作者的技能關系較大。經多次調配 , 一般色差Δ E 能控制在 1 . 5NBS (CIELAB 表色法中色差單位 ) 以內。
2、電腦調色法
電腦調配法 , 即市場上常見的“電腦調漆” , 因調漆過程中使用電腦而得名。而電腦在該調配方法中 , 實際上充當了一個大型的涂料配方資料庫 , 儲存了由涂料生產廠家提供的各種子色漆的標準配方 , 并對配方中的各母色漆及子色漆均進行了編碼 (V IN) 。一般不同的涂料生產廠家 , 具有不同的涂料顏色編碼規則 , 且與某一特定色卡對應。調配時 , 先從帶編碼的色卡中確認或直接查找所需調配子色的編碼 , 再輸入電腦 , 電腦顯示器便顯示所需調配子色的配方。然后依據配方中的組成及配比 , 計算出各母色涂料用量 ; 在準備了帶特定編碼的各母色涂料后 , 即可進行調配工作。該調配法多用于汽車面漆修補 , 一般需要一臺電腦、電子秤、特定色卡和同種類、帶編碼的各母色涂料等器材 , 其操作過程如下。
?。?/strong>1)、“子色”的確認
若提供的是樣板色、實物色或一般的色卡號 , 首先應在特定的帶編碼的色卡中 , 目測出與其顏色近似的色卡編碼 , 然后從中找出與色樣最近似 , 甚至完全一樣的色卡的數碼 , 該數碼所代表的顏色就是將要調配的子色。若需調配的是轎車修補漆 , 有些轎車能在其一定部位查找到面漆的編碼。
(2)、各種“子色”用量計算
將經確定的編碼輸入電腦 , 從熒光屏上就可以顯示出此種編碼所代表的子色漆的組成 : 各母色漆品種及質量比。按其組分和質量比進行計算 , 得到各母色漆的用量。
?。?/strong>3)、顏色的調配
同手工調配法一樣 , 在準備好配色器具后 , 將各母色漆用手工依次混合 , 攪勻即可。
例如 , 假若經測定的機車面漆數碼為 201B2, 將此編碼輸入到電腦中 , 電腦顯示器便顯示出 201B2 的配方 : 846 為 169. 5g ; 522 為 1.3 g ; 847 為 65. 6 g ; 556 為 80 . 7 g ; 325 為 154 .6 g 。根據以上配方 , 按比例計算出各母色的用量 , 用電子秤稱出各組分的質量 , 放入調配容器中 , 用手工或機械攪拌均勻 , 色漆的調配即已完成了。
該法與手工調色法相比 , 提高了初次調配的準確性和再次調配的重現性 , 大大減少了反復調配的次數。特別是當樣色確認無誤 , “母色”漆又是采用配方中所指定的編碼漆種時 , 可做到其色差Δ E < 1NBS 。
3、全自動電腦調色法
全自動電腦調配法 , 由電腦自動測色系統 ( 含分光測色儀 ) 、電腦處理系統 ( 含電腦配色軟件 ) 和電腦自動配色系統 ( 含計量、驅動裝置 ) 組成 [ 2 ] 。其配色原理與電腦調色法大致相同 , 但在“子色”的確認、各種“子色”用量計算和添加方面均有所不同 , 實現了全部自動化。該法需配置全自動電腦調色設備 , 裝載專用的電腦配